暑期大專生專區
- 2023錄取名單
- 2023暑期大專生計畫
- 2023計畫詳情
- 2022錄取名單
- 2022暑期大專生計畫
- 2022計畫詳情
- 2021錄取名單
- 2021暑期大專生計畫
- 2021計畫詳情
- 2020錄取名單
- 2020暑期大專生計畫
- 2020計畫詳情
- 2019暑期大專生計畫
- 2019錄取名單
- 2018暑期大專生計畫
- 2018錄取名單
- 2018計畫詳情
- 2018報名辦法
- 常見問題
- 2017暑期大專生計畫
- 2016暑期大專生計畫
- 2015暑期大專生計畫
- 2014暑期大專生計畫
2023暑期大專生計畫錄取名單
研究專題
|
錄取學生
|
指導教授
|
動手動腦打造超快速化學自動分析系統 |
劉冠毅 |
白書禎 |
動手動腦打造超快速化學自動分析系統 |
張舜凱 |
白書禎 |
關於我和海水化學變成好友的那件事:珊瑚礁水域胺基酸濃度分析 |
許靖妤 |
林卉婷 |
關於我和海水化學變成好友的那件事:珊瑚礁水域胺基酸濃度分析 |
黃詣涵 |
林卉婷 |
打破傳統:以非傳統穩定同位素與海洋碳酸鹽追尋環境變遷的故事 |
曾秉昱 |
謝玉德 |
打破傳統:以非傳統穩定同位素與海洋碳酸鹽追尋環境變遷的故事 |
楊又丞 |
謝玉德 |
海中獵人 – 旗魚的年齡與成長及死亡率研究 |
陳以晨 |
張以杰 |
貓跟你都想瞭解 – 揭開秋刀魚生活史的神祕面紗 |
黃楷晴 |
張以杰 |
深海幽靈 – 銀鮫的生活史策略 |
王謙宇 |
鍾明宗 |
How di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respond to changes in monsoon and El Nino during the Pliocene? |
蔡宜學 |
Jeroen Groeneveld |
從一維到四維之見微知著:岩芯掃描技術於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應用 |
陳奕蓁 |
黃致展 |
北太平洋副熱帶環流過去 25000 年的次表層海水溫度變化 |
胡少朧 |
賀詩琳 |
台灣海峽中部濁水溪外海堆積砂體之資料處理與可能意涵 |
王郁涵 |
張日新 |
明天過後 預言成真?—分析近期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變異主因 |
莊秉翰 |
曾于恒 |
翻轉吧!海洋垃圾—台灣港區海漂垃圾監測與模擬 |
邱彥嘉 |
曾于恒 |
海水鹹鹹,海上落大雨是否能沖淡海水鹽度? |
陳奕璇 |
張明輝 |
關於我和海水化學變成好友的那件事:珊瑚礁水域胺基酸濃度分析 |
江彥葆 |
林卉婷 |
2023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暑期大專生參與研究計畫申請
Purpose
本所為提升國人對海洋研究的興趣,鼓勵公私立大學在校學生參與本所專題研究計畫,接受科研訓練、實習海上工作,並加強實驗、實作之能力,以引導有志學生未來加入海洋研究及相關實務工作行列。
Eligibility
全國大專院校大學部在學學生(非應屆畢業生),對於海洋研究有興趣者,均可報名參加。
Application deadline
2023年4月23日(日) 前向本所提出申請,逾期不予受理。
申請結果於2023年5月1日,於本所網站及暑期大專生網站公布,並通知錄取者。若錄取者無法如期報到,或無法全程參與者,本所有權取消其錄取資格。
Research period and activities
1. 計畫期間自2023年7月3日(一) 至8月31日(四),為期兩個月。
2. 搭乘新海研一號出海實習:實際日期屆時通知。
3. 計畫結束前,參與計畫學生將研究成果製成海報,參加於8月31日 舉辦之成果發表會。
4. 若無法全程參與者,請勿報名。
Subsidy
參與計畫所需之研究經費與大專生學習獎助金(10000元/月,以兩個月計),由提出參與計畫之教師負擔。
How to apply
1. 所有學期成績證明一份。
2. 簡歷表(含姓名、出生年月日、戶籍所在地、身分證字號、就讀學校系所年級、聯絡電話、email),請點此連結下載填寫。
3. 請以一頁篇幅書寫對海洋科學的概念與興趣。
4. 專題研究計畫請選擇三至五個,並註明優先順序。
5. 請將所有資料整合成一個pdf檔案,於4月23日前,以e-mail寄至游小姐huichungyu@ntu.edu.tw ;聯絡電話:(02)33661606。
Review of applications
由本所課程委員會召集提出計畫之教師進行審查,依報名大專生之學習背景與參與意願,擇優錄取。
研究題目內容請見連結
2022暑期大專生計畫錄取名單
研究專題
|
錄取學生
|
指導教授
|
今年冬天反聖嬰現象還會再來嗎? |
蘇煜翔 |
曾于恒 |
海洋有光層溶解鍺與矽莫爾比及濃度變化 Dissolved Germanium and Silicon mole ratio and concentration in euphotic zone |
范振寬 |
溫良碩 |
河口鋇同位素循環 Barium isotope cycling in estuaries |
邱志庭 |
謝玉德 |
應用水下聲景於海洋生態發聲物種群聚多樣性之研究 |
劉安倢 李昇祐 |
黃千芬 |
到底哪邊的草更翠綠好吃呢?不同水層或站之間浮游植物的元素比比較 |
田恩 |
謝志豪 |
白天真的不懂夜的黑? – 浮游動物的晝夜垂直遷移對浮游植物被攝食率的影響 |
曾莛勛 林冠辰 |
謝志豪 |
應用海洋影像技術分析臺灣西南海域深海巨型底棲生物群聚及海底垃圾分布 |
許米棋 |
魏志潾/許鶴瀚 |
From T to T: learn Ts |
王佩慈 |
張翠玉 |
天接星河連海濤-精準衛星定位於精密海底測繪之應用 |
王硯葶 |
許鶴瀚 |
小型底棲珊瑚礁魚的生活史變異 Life-history variation of cryptobenthic fishes in intertidal zones |
朱芮柔 |
王慧瑜 |
小型底棲珊瑚礁魚種內及種間的食性分化 Intra- and interspecific diet partitioning of dominant cryptobenthic fishes in intertidal zones |
徐顥書 |
王慧瑜 |
台灣北方海域北方三島區與棉花階地之海床地質特徵 |
唐翊庭 |
張日新/許鶴瀚 |
台灣北方海域近岸地區之海床地質特徵 |
黃禮鴻 吳正元 |
張日新/許鶴瀚 |
數位科學於高解析度岩心掃描資料上的應用 |
劉曜鳴 |
黃致展 |
海表溫變化與海氣交互作用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air-sea interactions |
郭 叡 張筑怡 |
張明輝 |
Virtual reality: How fast can winds destroy a diurnal warm layer in the upper 20 m ocean? Answers from the observation and modeling |
周宥均 |
詹森 |
海洋 mesoscale eddies 的不對稱性 |
吳柏慶 |
陳世楠 |
How warm was the ocean 3 millions years ago? |
周芷怡 戴玟雅 |
賀詩琳/Jeroen Groeneveld |
南海沉降的物質都是甚麼呢? Sinking particle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What are they? |
陳佩華 |
賀詩琳 |
古海洋紀錄反映海洋沉積物的不均性或是過去氣候變遷? What do paleoceanographic records reflect: Heterogenous marine sediments or past changes in climate? |
邱毓庭 |
賀詩琳 |
國境之南太平島海洋環境研究 |
張仁宥 黃鈺宸 |
楊穎堅 |
貓跟你都想瞭解 – 揭開秋刀魚生活史的神祕面紗。 |
林煜軒 |
張以杰 |
海中獵人 以衛星標誌器探討旗魚洄游路徑及棲地特徵(與江偉全博士共同指導) |
林廷璋 |
張以杰 |
你知道吃下肚的是什麼嗎?從鮪魚看世界海洋的汞污染 |
張舜凱 莊淮淂 高婉媃 |
曾鈞懋 |
明天過後,海洋能改變全球氣候嗎? |
古豐宇 龔子恒 |
曾于恒 |
2022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暑期大專生參與研究計畫申請
Purpose
本所為提升國人對海洋研究的興趣,鼓勵公私立大學在校學生參與本所專題研究計畫,接受科研訓練、實習海上工作,並加強實驗、實作之能力,以引導有志學生未來加入海洋研究及相關實務工作行列。
Eligibility
全國大專院校大學部在學學生(非應屆畢業生),對於海洋研究有興趣者,均可報名參加。
Application deadline
2022年4月22日(五) 17:00前向本所提出申請,逾期不予受理。申請結果於2022年5月6日(五) 12:00,於本所網站及暑期大專生網站公布,並通知錄取者。若錄取者無法如期報到,或無法全程參與者,本所有權取消其錄取資格。
Research period and activities
1. 2022年7月1日(五)至8月31日(三),為期兩個月。
2. 搭乘新海研一號出海實習:2022年7月16-18日
3. 計畫結束前,參與計畫學生將研究成果製成海報,參加於8月30日(二)舉辦之成果發表會。
4. 若無法全程參與者,請勿報名。
Subsidy
參與計畫所需之研究經費與大專生學習獎助金(10000元/月),由提出參與計畫之教師負擔。
How to apply
1. 所有學期成績證明一份。
2. 簡歷表(含姓名、出生年月日、戶籍所在地、身分證字號、就讀學校系所年級、聯絡電話、email),請點此連結下載填寫。
3. 請以一頁篇幅書寫對海洋科學的概念與興趣。
4. 專題研究計畫請選擇三個,並註明優先順序。
5. 請將所有資料整合成一個pdf檔案,於4/22日17:00前,以e-mail寄至游小姐huichungyu@ntu.edu.tw ;聯絡電話:(02)33661606。
Review of applications
由本所課程委員會召集提出計畫之教師進行審查,依報名大專生之學習背景與參與意願,擇優錄取。
研究題目內容請見連結
2021暑期大專生計畫錄取名單
研究專題
|
錄取學生
|
指導教授
|
強者如颱風吹得動黑潮嗎? |
黃子強 |
張明輝 |
明天過後,海洋能改變全球氣候嗎? |
王怡雯 |
曾于恒 |
明天過後,海洋能改變全球氣候嗎? |
李佳樺 |
曾于恒 |
海洋到底是如何抗拒颱風的影響-一維垂直冷水混合效率 |
楊世楷 |
許哲源 |
海洋到底是如何抗拒颱風的影響-三維尺度能量收支 |
尤嬿臻 |
許哲源 |
應用海洋聲景監測海洋生態系關鍵物種 |
單子銘 |
黃千芬 |
無人船遙測海洋溫度場 |
廖廷涓 |
黃千芬 |
矽與鍺在海洋環境之溶解濃度與莫爾比例動態變化 |
吳宜亭 |
温良碩 |
探測神器:化學分析小機器人(自動控制設計) |
黃子軒 |
白書禎 |
臺北大氣汞知多少? (題目會微調) |
黃恕存 |
曾鈞懋 |
Effects of seasonal temperature on spawning season for tidepool reef fishes |
謝亞蓁 |
王慧瑜 |
魚兒游啊游 – 氣候變遷及漁業捕撈如何影響魚類的空間分佈? |
劉致陞 |
謝志豪 |
白天真的不懂夜的黑? – 浮游動物的晝夜垂直遷移對浮游植物被攝食率的影響 |
鐘子捷 |
謝志豪 |
應用海洋影像技術分析臺灣西南海域深海巨型底棲生物群聚及海底垃圾分布 |
蘇文堅 |
魏志潾/許鶴瀚 |
電腦跟人誰比較厲害?深度學習在魚類耳石影像的應用。 |
馬琮翔 |
張以杰/蕭仁傑 |
貓跟你都想瞭解 – 揭開秋刀魚生活史的神祕面紗。 |
許恩綺 |
張以杰 |
海洋中的大型掠食者可以長多快,活多久?台灣周邊海域重要旗魚類年齡成長研究。 |
黃敏嘉 |
張以杰 |
台灣北方海域的海床地質特徵與沈積作用 |
袁良傑 |
張日新/許鶴瀚 |
台灣西南部泥貫入體的近海地質特徵-泥貫入體及斷層活動 |
王郁涵 |
張日新/許鶴瀚 |
台灣西南部泥貫入體的近海地質特徵 |
鄭玴翔 |
張日新/許鶴瀚 |
濁水溪外海的震測地層學初探 |
陳維蓁 |
張日新/許鶴瀚 |
海嘯知多少:從洋底壓力計資料擷取特徵波浪訊號 |
陳沛均 |
柯彥廷 |
數值模擬:泥貫入體擠擠看 – 地層黏滯係數與區域構造發育 |
王佩慈 |
張翠玉 |
河川與河口的溫室氣體收支 |
賴淑芬 |
王珮玲 |
蛤 海底泥可以當地球的溫度計?利用海洋沉積物驗證全球氣候模式 |
胡芮嘉 |
賀詩琳/曾于恒 |
南海沉降的物質都是甚麼呢? |
吳正元 |
賀詩琳 |
古海洋紀錄反映海洋沉積物的不均性或是過去氣候變遷? |
吳多翔 |
賀詩琳 |
古海洋紀錄反映海洋沉積物的不均性或是過去氣候變遷? |
陳家葦 |
賀詩琳 |
教電腦做岩心描述-利用電腦斷層影像產出神經網路機器學習之訓練資料 |
林均庭 |
蘇志杰/黃致展 |
水去哪裡了?利用天然放射性核種追蹤海底地下水 |
李淳靚 |
蘇志杰 |
颱風是否會影響深海? |
游千霈 |
楊穎堅 |
從海上觀測颱風與實作 |
張仁宥 |
楊穎堅 |
2021暑期大專生計畫
研究題目與指導教授:
1.強者如颱風吹得動黑潮嗎?
指導老師:張明輝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會使用MATLAB或Python程式語言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黑潮堵在西北太平洋上颱風之必經路徑上,這一道攜帶熱與高鹽水往北輸送的超級海流與強烈颱風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2.明天過後,海洋能改變全球氣候嗎?
指導老師:曾于恒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任何程式語言例如 Matlab, Python, Fortran or NCL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計畫將參與CMIP6 全球氣候模式比較計畫中的OMIP實驗,探討太平洋之遙相關以及海洋所扮演之角色,研究內容包含OMIP模式操作及資料分析,含程式寫作及統計分析訓練,同時對大尺度大氣海洋交互作用之瞭解與驗證。
3.Exploring the asymmetries in meso-scale eddy propagation
指導老師:陳世楠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Matlab or Python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It has been shown from satellite altimetry that cyclonic and anticyclonic eddies exhibit opposite meridional deflection. Does eddy’s zonal propagation also differ corresponding to the sense of their rotation? Why? Through this project, the student will learn about basic theoretical models describing the eddy propagation speed and test the theory against observations.
4.海洋到底是如何抗拒颱風的影響
指導老師:許哲源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計畫利用一維模式探討上層海洋的分層到底如何影響海表面溫度。研究成果將可以有助於改良未來的海氣偶合模式。
5.應用海洋聲景監測海洋生態系關鍵物種
指導老師:黃千芬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水下背景環境音、生物音與人為噪音所構築而成的海洋聲音景觀(soundscape,簡稱海洋聲景)蘊含著關於生態系、棲地環境變動的訊息,本研究將以水下聽音器所記錄到長期時頻譜進行海洋生態系關鍵物種的研究(與中研院林子皓助理研究員共同指導)。
6.無人船遙測海洋溫度場
指導老師:黃千芬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考量佈放錨碇系統之所費不貲與觀測中、小尺度現象所須之高解析度空間取樣,本研究發展結合無人船舶進行移動式水聲層析法以解析沿岸海域海洋特徵所須之高解析度空間取樣的海洋遙測方法。
7.矽與鍺在海洋環境之溶解濃度與莫爾比例動態變化
指導老師:温良碩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鍺是痕量類金屬元素,海水中的鍺(Ge)和矽(Si)的溶解濃度緊密相關。鍺和矽比例變異有助於了解風化和熱液循環變化,這兩個重要的反應控制著許多海洋中元素的源與匯。
8.探測神器:海水分析小機器人(磷酸鹽、矽酸鹽)
指導老師:白書禎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分析化學 最好會Labview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利用步進式微泵及光纖感測元件製作測定海水中營養鹽的自動控制系統。
9.探測神器:海水分析小機器人(硝酸鹽、亞硝酸鹽)
指導老師:白書禎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利用步進式微泵及光纖感測元件製作測定海水中營養鹽的自動控制系統。
10.臺北大氣汞知多少?
指導老師:曾鈞懋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汞」視為全球污染毒物,聯合國已制訂「水俁公約」,旨在保護人體健康和環境免受汞污染的危害。汞會經由自然界逸散和人為排放進入大氣中,工業革命後人為排放比率大量增加。大氣汞濃度主要受到排放源遠近控制,通常都市地區的大氣汞濃度較偏遠地區高。本研究旨在架設自動化汞測定儀,測定台北市中心之大氣汞濃度,並探討大氣汞可能來源及機制。
11.Metacommunity dynamics for tidepool reef fishes
指導老師:王慧瑜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Assemblages of tidepool fishes reflect regional and local effects on dispersal and survival of individuals. In this study, we will explor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regional and local effects structuring the metacommunities of tidepool reef fishe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coasts of Taiwan using survey data in 2017-2020.
12.Effects of seasonal temperature on spawning season for tidepool reef fishes
指導老師:王慧瑜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If seasonal variation in larval survival is pronounced, natural selection should favor females to spawn during the season with highest larval survival. If this study, we will evaluate this hypothesis via investigating variation in spawning seasons for common tidepool reef fishes between the NE and S coasts of Taiwan.
13.魚兒游啊游 – 氣候變遷及漁業捕撈如何影響魚類的空間分佈?
指導老師:謝志豪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程式語言例如 R, Matlab, Python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魚類族群內不同大小個體的棲地重複程度對於族群的生態穩定性影響甚鉅。 然而氣候變遷及漁業捕撈對於魚類族群內不同大小個體空間分佈的影響所知甚少。此計畫欲利用全球重要漁場的空間資料,分析氣候變遷與漁業捕撈如何影響數十年來魚類族群的空間分佈。
14.白天真的不懂夜的黑? – 浮游動物的晝夜垂直遷移對浮游植物被攝食率的影響
指導老師:謝志豪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程式語言如 R, Matlab, Python + 喜歡玩水!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科學研究經常描述浮游動物具有"晝夜垂直遷移(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VM)"的行為。一般認為,浮游動物會在白天從表水層遷徙到較深水域,來避免被其天敵捕食;到了晚上再往上遷徙至表水層捕食浮游植物。合理推斷,表水層的浮游植物在夜晚的被攝食率應低於在白天的被攝食率。本研究旨在測量表水層中浮游植物在白天與晚上的被攝食率來驗證這個假說。如果此假說為真,則可以進一步研究浮游動物晝夜垂直遷移的行為,如何影響海洋生態系統中碳或其他元素的傳遞與循環。
15.應用海洋影像技術分析臺灣西南海域深海巨型底棲生物群聚及海底垃圾分布
指導老師:魏志潾/許鶴瀚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修過或對無脊椎動物學有興趣,有耐心需長時間在電腦前檢查註釋深海影像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為了執行天然氣水合物調查計畫,於94至100年間在台灣西南海域使用深海拖曳式照相系統調查了48條測線,紀錄了當地深海冷泉的分布,也拍攝到為數不少的深海生物與海底垃圾。目前這些珍貴的深海影像被保存在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然而影像中的生物資訊或人為活動影響的證據並未被註釋及量化,因此無法做進一步的科學分析。此研究將與海洋資料庫合作,利用Biigle2.0軟體註釋分析這些歷史深海影像,為台灣西南海域建立重要的基礎深海冷泉生態資料。
16.電腦跟人誰比較厲害?深度學習在魚類耳石影像的應用。
指導老師:張以杰/蕭仁傑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程式語言例如 R, Matlab, Python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傳統方法進行魚類耳石影像分析耗時費力,本計畫將與臺大生機系合作,透過深度學習以卷積神經網絡進行魚類耳石影像自動讀齡分析,並與傳統方法比較其優劣。
17.貓跟你都想瞭解 – 揭開秋刀魚生活史的神祕面紗。
指導老師:張以杰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秋刀魚為我國重要遠洋漁業,研究材料為台灣遠洋漁船在北太平洋公海所採集的秋刀魚;本研究將以組織學分析、胃內含物分析及碳氮同位素方法探討秋刀魚產卵及攝食生態受海洋環境變動之影響。
18.海洋中的大型掠食者可以長多快,活多久?台灣周邊海域重要旗魚類年齡成長研究。
指導老師:張以杰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旗魚類為海洋中的大型掠食者亦是高經濟價值的魚類,研究材料為台灣周邊海域的大型旗魚類物種(劍旗魚及紅肉旗魚),本研究將利用旗魚類的骨骼來進行年齡成長研究。
19.台灣北方海域的海床地質特徵與沈積作用
指導老師:張日新/許鶴瀚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台灣北方海域位於東海陸棚的最南端,包含了基隆陸棚以及棉花海底峽谷等地形區,同時也是黑潮入侵東海陸棚、與陸棚水交換之處,然而對於其是否造成了海床沉積作用則仍不甚清楚。這裡我們要使用震測探勘研究室多年來採集的底質剖面資料,利用海床沈積物的分佈以及海床構造的特徵,來了解台灣北方海域最近期的地質作用,並研究海床沉積作用是否受到當地海流的影響。
20.台灣西南部泥貫入體的近海地質特徵
指導老師:張日新/許鶴瀚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泥貫入體是台灣西南部平原以及近岸區重要的地質特徵,係為泥質沈積地層受到荷重不平均所造成之側向流動、隨後的抬升貫入了上覆的沈積物。泥貫入體在陸地上或造成山丘、在海域或形成島嶼,我們就也可以從山丘和島嶼等的地質特徵,來了解泥貫入體的活動特性。這裡我們要使用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多年來採集的底質剖面資料以及反射震測剖面,利用海床沈積物的分佈以及海床構造的特徵,來了解台灣西南海域泥貫入體最近期的構造活動。
21.濁水溪外海的震測地層學初探
指導老師:張日新/許鶴瀚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濁水溪是台灣最大的河流,將大量的台灣造山帶沈積物向西搬運,形成了濁水溪的沖積扇以及台灣的西部濱海平原。然而濁水溪在離開了西部濱海平原、進入台灣海峽之後,沈積物又將怎麼樣的被搬運堆積、最後形成什麼呢?這裡我們要使用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多年來採集的海洋地球物理資料,利用震測地層學的研究方法,讓我們了解地下的淺部地層以及構造的分佈,以及濁水溪外海水下三角洲的地質特徵。
22.海嘯知多少:從洋底壓力計資料擷取特徵波浪訊號
指導老師:柯彥廷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 淺層地震或海底山崩誘發之海嘯威脅無可避免, 我們將採取全新的視角, 針對洋底壓力計的連續紀錄擷取特徵訊號, 重新認識海嘯波浪傳遞行為。
23.重力計算小數學 – 岩石密度與地球構造
指導老師:張翠玉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質量在空間造成的重力影響,是傳統地球物理的基礎研究項目之一,我們將學習重力基礎的數學,並用電腦重複計算不同參數對重力的影響,可以增進對重力的數值的了解。
24.數值模擬:泥貫入體擠擠看 – 地層黏滯係數與區域構造發育
指導老師:張翠玉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數值模擬是近代科學用來討論連續體變形的有效工具,本計畫討論有密度差異的上下層地層(不同沉積層序),有構造應力與沒有構造應力對變形的影響。
25.河川與河口的溫室氣體收支
指導老師:王珮玲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溫室氣體的收支牽動全球氣候變遷,河川和河口環境中進行的生物地球化學作用會影響溫室氣體的產生與消耗,我們將藉由現地測量和模擬實驗探討環境因子和生物對於溫室氣體收支的控制。
26.蛤 海底泥可以當地球的溫度計?利用海洋沉積物驗證全球氣候模式
指導老師:賀詩琳/曾于恒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任何程式語言例如 Matlab, Python, Fortran or NCL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我們可以利用海洋沈積物的地球化學指標推算出當地海洋表層水的平均溫度,若推算出來的溫度與氣候模擬的資料吻合的話,這對我們了解過去、預測未來的氣候將是一大進展,本計畫將比較這兩種方法估算的海洋表層水溫度值,並利用物理過程討論異同。
27. 南海沉降的物質都是甚麼呢?
指導老師:賀詩琳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研究海洋沉降物質對於碳循環及解釋古海洋訊號有很大的幫助。本研究將利用沉積物捕集器在南海蒐集的兩個不同深度沉降物質探討其組成以及在不同時間尺度及不同水深下的變化。
28.古海洋紀錄反映海洋沉積物的不均性或是過去氣候變遷?
指導老師:賀詩琳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海洋沉積物是重建古環境很好的材料,然而海洋沉積物有可能受到沉積作用影響而使沉積層序受到破壞。本研究將利用相同站位的數支短岩心探討在過去相同的氣候作用下,岩心是否能記錄到相同的古環境訊號,沉積物的不均性是否會影響古環境重建的不確定性。
29.教電腦做岩心描述-利用電腦斷層影像產出神經網路機器學習之訓練資料
指導老師:蘇志杰/黃致展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對沉積學有興趣,會一點python為佳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可提供沉積物岩心三維之高解析度影像,本計畫將與奧地利的University of Innsbruck/Medical University of Innsbruck合作,透過大量訓練資料以及機器學習模型的建立,嘗試自動辨識岩心中三維且毫米尺度的沉積構造與特徵,以區分事件沉積物與背景沉積物的異同。
30.水去哪裡了?利用天然放射性核種追蹤海底地下水
指導老師:蘇志杰老師
學生基本要求:無
預計研究內容概要: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大量低鹽分地下水體蘊藏於全球大陸棚海床下,臺灣地區過去研究亦發現沿岸地區地下水透過海床滲出至海洋。本計畫希望透過天然放射性核種,討論這些由海床滲出的地下水體,特別是島礁系統(如東沙島、太平島)中海底地下水對生態環境可能扮演的角色。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2021暑期大專生研究計畫
一、目的:
本所為提高大專學生參與海洋研究的興趣,鼓勵全國大學在學生參與本所專題研究計畫,接受科研訓練、學習研究方法、實習海上工作,並加強實驗、實作之能力,以引導有志學生未來加入國內及國際之海洋研究及相關實務工作行列。
二、申請資格:
全國大專院校大學部在學學生(非109學年度應屆畢業生),對於海洋研究有興趣者,均可報名參加。
三、申請期限:
2021年4月12日(一) 12:00 前向本所提出申請,逾期不予受理。
結果於2021年5月5日(三) 17:00前公布在本所網站,並隨後通知錄取者。
正取者需於5月17日(一) 12:00前完成報到,備取者需於5月28日(五) 17:00前完成報到,若未能報到或無法參與大部分活動者,本所有權取消其錄取資格。
四、研究期間與活動:
1. 2020年7月1日(四)至8月31日(二),為期兩個月。
2. 參與計畫學生將參與教學課程、實驗室工作、海上實習、交流聚會等活動,並參加於8月30、31日(一、二)舉辦之成果發表會與結業式。
3. 全程參與者,將授予結業證明,成果發表會表現優秀者將另頒發獎狀。
五、補助經費項目與來源:
1. 參與計畫每位學生,兩個月學習獎助金共新台幣一萬六千元(8,000元/月)。
2. 所需研究經費與學習獎助金,由參與計畫之指導教師提供。
3. 海上實習、交流聚會、成果發表等相關費用由參與教師及本所共同提供。
六、申請方式與檢附下列資料:
1. 所有學期之在學成績證明一份。
2. 簡歷表(含姓名、出生年月日、戶籍所在地、身分證字號、就讀學校系所年級、聯絡電話、e-mail),請點此連結下載(ODF Word)填寫。
3. 請以500-700字篇幅,書寫對海洋科學的概念、興趣及對本計畫之期待。
4. 專題研究計畫題目請選擇3-5個,並註明優先順序。
5. 上述資料請整合成單一pdf檔案,於4月12日12:00前,以e-mail寄至游小姐 huichungyu@ntu.edu.tw;標題、檔名為「暑期生_姓名學校系級」,例如:暑期生_艾海洋臺大海洋三。
七、審查方式:
由本所課程委員會召集提出計畫之教師進行審查,依報名大專生之學習背景與參與意願,擇優錄取,並於5月5日公布於本所網站。
若有問題請洽游小姐huichungyu@ntu.edu.tw;電話:(02)2363-6040分機141
2020暑期大專生計畫錄取名單
研究專題
|
錄取學生
|
指導教授
|
When quasi-geostrophic eddies encountering a slope |
李琦文 |
陳世楠 |
應用無人船隊追蹤水下鯨豚 |
洪宇辰、呂宗欣 |
黃千芬 |
移動船溫度場聲層析 |
吳汶娟 |
黃千芬 |
明天過後,海洋能改變全球氣候嗎? |
謝晉維 |
曾于恒 |
黑潮過去變化的重建 |
董如芸 |
賀詩琳 |
量化古海洋訊號之空間不均性 |
吳亞臻 |
賀詩琳 |
河川與近岸水體之溫室氣體收支 |
謝東燊 |
王珮玲 |
環境變遷對海洋微生物群聚結構及多樣性之影響 |
陳敏雯 |
謝志豪 |
發展AI影像分析自動化浮游動物辨識系統 |
黃柏豪 |
謝志豪 |
季節溫度變化對珊瑚礁魚類的初期成長率的影響 |
陳柏融 |
王慧瑜 |
物種內魚卵大小與產卵量隨緯度的變異 |
蘇易得 |
王慧瑜 |
貓跟你都想瞭解 – 揭開秋刀魚生活史的神祕面紗 |
黃資評 |
張以杰 |
生物體型及分佈與泥沙顆粒大小的關聯 (水下技術) |
莊凡頡 |
魏志潾、林卉婷 |
海底山生態系統魚類多樣性與其分佈模式 |
呂仲軒、黃楷晴 |
陳韋仁 |
「汞」在深海魚體內之食階傳輸與生態污染的關聯 |
黃子紜 |
曾鈞懋 |
「236U,想見妳」利用人造核種作為海流示蹤劑 |
何苡寧、嚴語晨 |
林卉婷 |
台灣東北外海黑潮鋒面變化 |
溫浩雲 |
張明輝 |
2020暑期大專生計畫
專題題目 |
指導老師 |
內容 |
人數/專長 |
|
張明輝 |
|
1名/ MATLAB 程式語言 |
|
陳世楠 |
|
1名/有Matlab or python使用經驗為佳。 |
|
黃千芬 |
|
1-2名/對學習程式語言有興趣 |
|
黃千芬 |
|
1名/對學習程式語言有興趣 |
|
曾于恒 |
|
1名/任何程式語言例如 Matlab, Python, Fortran or NCL |
|
張翠玉 |
|
1名/無 |
|
張翠玉 |
|
1名/無 |
|
張翠玉 |
|
1名/ 無 |
|
賀詩琳 |
|
1名/ 無 |
|
賀詩琳 |
|
1名/ 無 |
|
王珮玲 |
|
1名/ 無 |
|
謝志豪 |
|
1名/ 無 |
|
謝志豪 |
|
1名/ 無 |
|
王慧瑜 |
|
1名/ 無 |
|
王慧瑜 |
|
1-2名/無 |
|
張以杰 |
|
1名/ 無 |
|
魏志潾 |
|
1名/ 無 |
|
陳韋仁 |
|
2名/ 對DNA分生、電腦分析、儀器組裝或魚類分類有興趣 |
|
曾鈞懋 |
|
1名/ 無 |
|
曾鈞懋 |
|
1名/ 無 |
|
林卉婷 |
|
1名/具有化學背景與化學實驗室或質譜儀操作的相關經驗 |
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2020暑期大專生參與研究計畫
一、目的:
本所為引導大專學生未來參與海洋研究的興趣,鼓勵公私立大學在校學生參與本所專題研究計畫,接受研究訓練、學習研究方法,並加強實驗、實作之能力。
二、申請資格:
全國大專院校大學部在學學生(非應屆畢業生),對於海洋研究有興趣者,均可報名參加。
三、申請期限:
2020年5月22日(五) 17:00 前向本所提出申請,逾期不予受理。申請結果於2020年6月5日(五) 10:00,於本所網站及暑期大專生網站公布,並通知錄取者。若錄取者無法如期報到,或無法全程參與者,本所有權取消其錄取資格。
四、研究期間與活動:
1. 2020年7月6日(一)至9月5日(六),為期兩個月。
2. 計畫結束前,參與計畫學生將研究成果製成海報,參加於9月4日(五)舉辦之成果發表會。
3. 若無法全程參與者,請勿報名。
五、補助經費項目與來源:
參與計畫所需之研究經費與大專生學習獎助金(7500元/月),由提出參與計畫之教師負擔。
六、申請方式與檢附下列資料:
1. 所有學期成績證明一份。
2. 簡歷表(含姓名、出生年月日、戶籍所在地、身分證字號、就讀學校系所年級、聯絡電話、e-mail),請點此連結下載填寫。
3. 請以一頁篇幅書寫對海洋科學的概念與興趣。
4. 專題研究計畫請選擇三個,並註明優先順序。
5. 請將所有資料整合成一個pdf檔案,於5/22日17:00前,以e-mail寄至游小姐 huichungyu@ntu.edu.tw ;聯絡電話:(02)2363-6040分機141。
七、審查方式:
由本所課程委員會召集提出計畫之教師進行審查,依報名大專生之學習背景與參與意願,擇優錄取。
2019暑期大專生計畫
本所為引導大專學生參與海洋研究的興趣,鼓勵大學在校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接受研究訓練、學習研究方法並加強實驗、實作之能力,將於今年暑假舉辦「2019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暑期大專生研究計畫」。研究內容為「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及地球物理」等。暑期學生專題研究計畫自2019年7月1日(一)開始,至同年8月30日(五)為止。計劃期間將提供獎學金(每個月7500元),竭誠歡迎有志青年報名參加!
專題題目 |
指導老師 |
內容 |
人數/專長 |
|
陳世楠 |
|
1名/ basic usage of MATLAB or Python |
|
黃千芬 |
|
1名/ 無 |
|
張明輝 |
|
1名/ 無 |
|
曾于恒 |
|
1名/ any programming language such as Matlab, Python, Fortran or NCL |
|
曾鈞懋 |
|
1名/ 無 |
|
王慧瑜 |
|
2名/ 無 |
|
陳韋仁 |
|
1名/ 需可以適應研究船海上工作 |
|
魏志潾 |
|
1名/ 無 |
|
謝志豪 |
|
2名/ 無 |
|
張翠玉 |
|
1名/ 喜歡跑電腦程式 |
申請時應檢附資料 (即日起報名至5/19截止)
- 所有學期成績證明一份。
- 簡歷表 (參考計畫網站之格式請點此連結下載填寫)。
- 對海洋科學的概念與興趣 (一頁)。
- 專題研究計畫志願序 (請選擇三項)
將所有資料整合成一份pdf檔案,以Email寄至:huichungyu@ntu.edu.tw (游小姐)
2019暑期大專生計畫錄取名單
研究專題
|
錄取學生
|
指導教授
|
海嘯波研究:為何最大的海嘯波晚於海嘯初達波? |
陳季晴 |
張翠玉 |
時尚潮流?讓洋流儀觀測紀錄資料來告訴你 |
詹智斐 |
張明輝 |
東沙環礁與渦旋生成 |
李琦文 |
陳世楠 |
自主是船隊於海洋聲層析流場觀測之應用 |
吳艾倫 |
黃千芬 |
海底山生態系統魚類多樣性與其分佈模式 |
吳凱盈 |
陳韋仁 |
今年冬天聖嬰現象還會再來嗎?如何能改進聖嬰預報? |
徐銘妊 黃偌栩 |
曾于恒 |
海洋細菌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之連結 |
張妤慧 |
謝志豪 |
毒物「汞」在邊緣海域魚體內之生物傳輸與生態污染的關聯 |
鄭弘祥 黃瑞晶 黃銘豪 |
曾鈞懋 |
西太平洋帶魚巨觀生物學:環境變動對魚卵大小與產卵量的影響 |
謝芷妮 蔡佳蓉 |
王慧瑜 |
發展AI影像分析自動化浮游動物辨識系統 |
羅翌瑄 |
謝志豪 |
食物供給對底棲生物的影響 |
陳品嶧 |
魏志潾 |
2018暑期大專生計畫
本所為引導大專學生參與海洋研究的興趣,鼓勵大學在校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接受研究訓練、學習研究方法並加強實驗、實作之能力,將於今年暑假舉辦「2018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暑期大專生研究計畫」。研究內容為「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地質與海洋地球物理、海洋生物及漁業」等。暑期學生專題研究計畫自2018年7月2日(一)開始,至同年8月31日(五)為止。計劃期間將提供獎學金每月7500NT,竭誠歡迎有志青年報名參加!
專題題目 |
指導老師 |
內容 |
人數/專長 |
數字vs. 影像? 地球科學觀測資料空間視覺化處理 |
詹森 |
地球科學觀測資料包羅萬象且往往需求專業的研究人員處理與解讀。本項工作的目的是要透過電腦繪圖工具打複雜的數字轉換成一般大眾能一目了然的圖像。 |
1名/有專長或有強烈的意願自學 專長expertise:電腦繪圖GMT或Matlab、CorelDraw、Photoshop等,與資料處理 |
|
曾于恒 |
|
2名/ 熟悉電腦程式語言 |
那裡好混?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mixing in river plumes |
陳世楠 |
Freshwater from coastal discharges ultimately mixes with ambient oceanic water. This mixing often takes place on continental shelves near buoyancy sources where flow tends to be strong. Where exactly does the mixing happen? Does it occur uniformly over the fresh-saline water interface or it is highly localized? In this project, the student fellow will use MATLAB to analyze the buoyancy budget for contrasting inertial- and rotation-dominated river outflows. |
1名/無 |
當黑潮碰到綠島-探索小而美的渦流 |
張明輝 |
資料分析 |
1名/無 |
動手做科學—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真的會導致海水變酸性嗎? |
林卉婷 |
|
1名/英文閱讀能力English與流暢之中文書寫潤飾能力 |
冷泉碳酸鹽形成時的溫度和流體特性 |
王珮玲 |
利用穩定同位素分析技術,探討冷泉碳酸鹽形成時的溫度和流體特性。研究內容包含冷泉碳酸鹽樣品之收集描述,及其碳、氧同位素組成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分析和碳酸鹽叢同位素 (carbonate clumped isotope) 分析,運用同位素溫度計於冷泉碳酸鹽。 |
1名/無 |
地震訊號陣列分析初體驗 Preliminary experience in seismic array analysis |
張翠玉 |
學習基礎的地震資料陣列分析法,體驗數值分析、程式操作、以及簡單地震學原理 A practice for the basic seismic array analysis |
1名/對數值分析、寫程式有興趣 willing to learn programming and numerical analysis, no background ok! |
魚類到底有多愛旅行 |
蕭仁傑 |
以魚類耳石中的微細結構與微量元素分析法,解析魚類的洄游。 |
1名/無 |
|
謝志豪 |
以上兩個計畫,研究內容皆包含實驗操作及資料分析,含程式寫作及統計分析訓練,及對生態學之瞭解與驗證。 |
2名/無 |
揭開深海魚類的奧秘 |
陳韋仁 |
1名/無 |
|
|
王慧瑜 |
|
2名/無 |
棲地多樣性對深海底棲動物大小組成的影響 |
魏志潾 |
西南海域有多個深海峽谷(如壽山、高屏、枋寮、紅柴峽谷)貫穿高雄、屏東外海,每個峽谷的形成機制及物理環境皆不盡相同。本研究將分析2017年11月及2018年3月採集深海底棲大型無脊椎動物,探討棲地歧異度對底棲動物體形大小及分佈的影響。 研究內容包括生物大小測量及資料分析。 |
1名/無 |
海洋之眼:以漁業觀察員大數據解析魚類資源現況 |
張以杰 |
台灣遠洋漁船作業漁場遍布三大洋,台灣自民國91年起施行觀察員制度,目前已聘用超過100名觀察員,隨船執行遠洋漁業觀測任務,紀錄即時漁獲資料,如同「遠洋之眼」守護海洋資源。(https://news.rti.org.tw/news/view/id/366018)
延繩釣為全球鮪漁獲重要漁業之一,但對意外捕撈(混獲)的非目標魚種(例如:旗魚或鯊魚),卻有潛在且嚴重的生態負擔,本將計畫將使用台灣遠洋漁船觀察員大數據解析 (Big data analysis)太平洋延繩釣漁業混獲海洋生態系頂級掠食者(旗魚或鯊魚)狀態,並瞭解其資源現況。 |
2名/無 修過基礎統計或具備基本程式語言能力,例如:R 或 Matlab者優先考慮 |
報名方式
- 所有學期成績證明一份。
- 簡歷表(含姓名、出生年月日、戶籍所在地、身分證字號、就讀學校系所年級、聯絡電話、e-mail),請點此連結下載填寫。
- 請以一頁篇幅書寫對海洋科學的概念與興趣。
- 專題研究計畫請選擇三個,並註明優先順序。
- 請將所有資料整合成一個pdf檔案,於5/20日前,以e-mail寄至游小姐 huichungyu@ntu.edu.tw
2018暑期大專生計畫錄取名單
指導教授
|
錄取學生名單
|
詹森 |
曾少禹 |
曾于恒 |
江柏君 曾喜絃 |
陳世楠 |
鍾志廷 |
張明輝 |
葉祐瑜 |
林卉婷 |
郭晏寧 |
蕭仁傑 |
葉家敏 廖翊君 |
謝志豪 |
柯叡澤 蔡易衡 林畇沂 |
陳韋仁 |
陳泓維 |
王慧瑜 |
王治皓 詹宗翰 曾繁安 |
魏志潾 |
湯 淨 |
張以杰 |
夏珮瑄 |
楊穎堅 |
張峰榮 楊芊奕 |
林曉武 |
梁卓景 陳婕綸 吳芷吟 |
曾鈞懋 |
趙守恩 |
“暑期專題研究計畫活動開始,將會帶領大家認識台大海洋研究所。
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2018暑期大專生參與研究計畫
一、目的:
本所為引導大專學生未來參與海洋研究的興趣,鼓勵公私立大學在校學生參與本所專題研究計畫,接受研究訓練、學習研究方法,並加強實驗、實作之能力。
二、申請資格:
全國大專院校大學部在學學生,對於海洋研究有興趣者,均可報名參加。
三、申請期限:
2018年5月20日前向本所提出申請,逾期不予受理。申請結果於2018年6月7日於本所網站及暑期大專生網站公布,並通知錄取者。若錄取者無法如期報到參與前期課程訓練,或無法全程參與者,本所有權取消其錄取資格。
四、研究期間與活動:
1. 2018年7月2日至8月31日,為期兩個月。
2. 計畫期間,將安排參與海研一號研究船實習航次。
3. 計畫結束前,參與計畫學生將研究成果製成海報,參加本所於八月底舉辦之成果發表比賽。
4. 若暑假有大量其他活動致無法全程參與者,請勿報名。
五、本所參與人員招募:
本所教師凡有意願在暑假期間指導大專生參與研究計畫者,均可提出研究計畫名稱與簡要,每計畫以招募1-2名學生參與為限。
六、補助經費項目與來源:
所方提供參與大專生工作津貼,參與計畫所需之研究經費,則由提出參與計畫之教師負擔。
七、申請方式與檢附下列資料:
- 所有學期成績證明一份。
- 簡歷表(含姓名、出生年月日、戶籍所在地、身分證字號、就讀學校系所年級、聯絡電話、e-mail),請點此連結下載填寫。
- 請以一頁篇幅書寫對海洋科學的概念與興趣。
- 專題研究計畫請選擇三個,並註明優先順序。
- 請將所有資料整合成一個pdf檔案,於5/20日前,以e-mail寄至游小姐 huichungyu@ntu.edu.tw
八、審查方式:
由本所課程委員會召集提出計畫之教師進行審查,依報名大專生之學習背景與參與意願,擇優錄取。每年錄取名額依所方經費支援與實習航次安排而定。
01 請問計畫期間能否代為安排住宿呢?
如您為外校 (非臺灣大學) 學生,且計畫期間有住宿需求,請聯絡 huichungyu@ntu.edu.tw(游小姐)。
02 請問志願一定要填寫三個嗎? 能否只填寫一個或兩個呢?
可以,您可以填寫少於三個志願。但由於每年申請者眾多,不一定每位申請者都能夠錄取到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因此我們鼓勵每位申請者都填寫三個志願,以增加您的錄取彈性與機會。
03 如果我對某位老師的研究很有興趣,但是該位老師今年度沒有提供大專生計畫,我該怎麼做呢?
如果您對某位老師的研究很有興趣,但該位老師今年沒有提供大專生計畫,您可以試著直接與該位老師聯絡,並禮貌詢問是否老師有提供其他的工讀機會。當然我們也鼓勵您申請本年度的暑期計畫。
2017暑期大專生計畫
專題題目 |
指導老師 |
內容 |
人數/專長 |
|
1 |
海氣象觀測浮標資料分析 |
楊穎堅 |
擬預定於2017年6月施放兩組海氣象觀測浮標於台灣東南外海觀測海表面氣象及上層海洋水文變化,觀測資料將藉由衛星即時傳回陸地。參與同學可藉由此瞭解各項海氣象觀測儀器之運作原理,學習觀測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颱風對於與海洋之影響。 |
1名/會Matlab程式尤佳 |
2 |
內孤立波於海床沙丘海域之行為與特性 |
楊穎堅 |
擬預定於2017年5月底與美國研究人員共同前往南海進行實驗,觀測內孤立波與於海床沙丘海域的行為。參與同學可藉由此瞭解何謂內孤立波以及如何進行觀測,學習觀測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內孤立波於海床沙丘海域之行為與特性。 |
1名/會Matlab程式尤佳 |
3 |
當黑潮碰到綠島—探索小而美的渦流 |
張明輝 |
以衛星遙測之海表溫及葉綠素濃度探究綠島阻擋黑潮後產生的下游渦流,量化其時空變動特性。 |
1名/無 |
4 |
微量金屬對海洋固氮藍綠菌氫氣生成機制的調控 |
何東垣 |
本研究旨在探索微量金屬對海洋固氮藍綠菌氫氣生成機制的調控,特別著重於鐵及鎳在不同光強度下對於束毛藻Trichodesmium及其他主要海洋固氮藻種的影響。 由於氫氣為固氮過程的副產物,光合作用及固氮反應所需之各種金屬酶均為重要的調控因子,本研究將利用實驗室內具備金屬緩衝之海水及化學穩定培養設備,探索上述問題。 |
2名/生物或化學背景 |
5 |
氣膠微量金屬對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的影響 |
何東垣 |
本計畫將進一步探究人為生成氣膠微量金屬在海洋不同 微量元素及同位素(TEI) pools 中的季節性轉換及其生地化循環機制, 利用實驗室模擬實驗及現場採樣,研究不同季節下氣膠沉降對於南海、西菲律賓海 TEI 輸入及其循 環的調控,特別著重於氣膠 TEI 於海水中溶解態、不同大小懸浮顆粒態及沉降顆粒態的組成 特徵及轉換過程,用以探索 TEI 在溶解態、懸浮顆粒及沉降顆粒的互動過程。 |
2名/化學、地科、或海洋科學背景 |
6 |
以次世代定序分析海洋真核微生物種類組成及多樣性受環境變動之影響 |
謝志豪 |
利用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and bioinformatics tools研究海洋真核微生物多樣性與群聚結構。並以大數據分析探討環境變動對海洋真核微生物之影響。 |
1名/無 |
7 |
浮游生物大小頻譜受溫度與食物資源之影響 |
謝志豪 |
利用FlowCAM and ZooScan研究海洋浮游生物大小頻譜隨時空之變化,並以大數據分析探討溫度與食物資源對其之影響。 |
1名/無 |
8 |
追魚傳說 (Finding Nemo with statistical models) |
王慧瑜 |
1.The incumbent will develop a statistics model to predict fish distribution based on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50%). 2.The incumbent will validate this model using field sampling data (50%). |
1-2名/需修過基礎統計 或生態學,具備基本程式語言能力(e.g., R or Matlab)者優先考慮 |
9 |
尋找海底峽谷的寶可夢 |
魏志潾 |
全球少於百分之三的海底峽谷與河川相連,其中源自高山河川而匯至深淵海溝者更是少數。台灣西南海域的高屏海底峽谷正是這樣特殊的組合,其高能量的環境有如加強版的自然實驗室。本研究將調查高屏海底峽谷及陸坡1000至3500公尺深海床,並利用底棲無脊椎生物探討物理擾動對生物群聚結構的影響。研究結果將助於了解台灣多樣的海底峽谷生態系,及預測人為活動及氣候變遷對深海環境的影響。暑期生將參與航次準備,深海岩心採樣(包括7天24小時海上作業),無脊椎生物初步分樣,數據分析,研究報告撰寫以及口頭報告。 |
2名/不怕暈船 |
10 |
濕地中的甲烷清除者 |
王珮玲 |
濕地是全球大氣甲烷的主要供應天然環境,其中甲烷的生成仰賴甲烷產生菌,但能夠釋出到大氣中的甲烷通量也受到甲烷消耗菌的影響。本研究欲了解濕地環境中好氧甲烷氧化菌的身份、活性和動態,將運用分子生物和地球化學分析方法進行解析。 |
2名/無 |
11 |
由震源機制解討論台灣的岩石圈應力 |
張翠玉 |
(1)理解震源機制解的解算方式。 (2)統計震源機制解。 (3)討論台灣地區構造應力。 操作:電腦軟體練習、資料處理,等。 |
1名/無 |
12 |
台灣東部地震群分析 |
張翠玉 |
地震統計。 操作:電腦軟體練習、資料處理,等。 |
1名/無 |
13 |
Keep the corals happy: 東沙環礁與周圍海域的熱交換 |
陳世楠 |
此研究將利用觀測資料與數值模式來瞭解東沙環礁的能量收支平衡,希望能藉此解釋為何東沙的珊瑚在2015 年 6 月發生大量的白化現象。 |
1名/對流體力學有基本了解,會Matlab程式尤佳 (非必要條件) |
2017 錄取名單
2017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暑期大專生參與研究計畫
錄取名單:共十名
錄取同學請於6/10前與指導老師聯繫,確認是否參與計畫。
姓名 | 計畫名稱 |
指導老師 |
|
1 |
陳永真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
內孤立波於海床沙丘海域之行為與特性 |
楊穎堅 |
2 |
蘇于瑞 (臺灣大學數學系) |
當黑潮碰到綠島—探索小而美的渦流 |
張明輝 |
3 |
蘇渝婷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
微量金屬對海洋固氮藍綠菌氫氣生成機制的調控 |
何東垣 |
4 |
陳彥文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
Finding Nemo with statistical models 追魚傳說 |
王慧瑜 |
5 |
黃郁軒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
尋找海底峽谷的寶可夢 |
魏志潾 |
6 |
施柏寧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
||
7 |
楊起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
濕地中的甲烷清除者 |
王珮玲 |
8 |
劉運穎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
台灣東部地震群分析 |
張翠玉 |
9 |
郭嘉穎 (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
Keep the corals happy: 東沙環礁與周圍海域的熱交換 |
陳世楠 |
10 |
郭毓揚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
2016暑期大專生計畫
台大海研所2016大專生暑期研究計畫榜單
正取同學就讀校系及指導教授名單(2016-6-6)
姓名 |
就讀學校科系 |
指導老師 |
施勝安 |
台大物理三 |
張翠玉、連紫猗 |
王德媃 |
台大昆蟲一 |
陳韋仁 |
李芝瑩 |
台大農藝三 |
王慧瑜 |
林佳瑜 |
台東大生科二 |
謝志豪 |
徐子明 |
清華生科三 |
陳韋仁 |
陳于庭 |
中央地科三 |
詹森 |
陳渲屏 |
台大大氣三 |
張明輝 |
陳睦涵 |
台大國企三 |
蕭仁傑 |
陳緯哲 |
北市大地資二 |
陳世楠 |
曾之遇 |
台大生科三 |
王慧瑜 |
黃玉萱 |
成大生科三 |
謝志豪 |
黃奕琳 |
台南大生科三 |
蕭仁傑 |
蔡維安 |
中山海生三 |
温良碩 |
賴證升 |
成大生科二 |
SébastienLavoué |
薛駿崴 |
中正生科三 |
魏志潾 |
謝孟樵 |
北市大地資二 |
陳世楠 |
闕宜萱 |
清華生科二 |
謝志豪 |
劉原祐 |
台大地質二 |
林卉婷 |
2016 Summer Research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IONTU
2016 Summer Research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IONTU
Participants: 17 students from domestic universities
Also, (joining later in July and August…)
4 students from Tokyo Ocean University, Japan, 1 student from USA, 1 student from France and 2 students from the Philippines.
Important dates including a lecture series in every Friday’s afternoon at 2 fl auditorium room 230, the Oceanography Building, NTU
7/4(Mon) 10:00-12:00 Commencement ceremony
Introduction of the Program/Internship cruise/Accommodation/Recycling/Door Card
Self-introduction by 12 teachers
1-page presentation by 19 students
12:00-13:30 Lunch (room 215)
7/8(Fri) 15:00-15:30 Lecture(1) Prof. Shih-Nan Chan
15:40-16:10 Lecture(2) Prof. Liang-Saw Wen
16:30-17:30 High tea (room 215)
7/15(Fri) 15:00-15:30 Lecture(3) Dr. Sebastien Lavoue
15:40-16:10 Lecture(4) Dr. Pear
16:30-17:30 High tea(room 215)
7/22(Fri) 15:00-15:30 Lecture(5) Prof. Jay Hsiao
15:40-16:10 Lecture(6) Prof. Vianney Dennis
16:30-17:30 High tea(room 215)
7/29(Fri) 15:00-15:30 Lecture(7) Prof. Emma Chang & Dr. Violete Lien
15:40-16:10 Lecture(8) Prof. Sen Jan
16:30-17:30 High tea(room 215)
8/2-4(TBD) Internship cruise on R/V Ocean Researcher I (2-3 days, 10 vacancies per cruise)
8/5 (Fri) 15:00-15:30 Lecture (9) (English) Prof. Chih-Lin Wei
15:40-16:10 Lecture (10) (English) Dr. Vigan Mensah
16:30-17:30 High tea(room 215)
8/12(Fri) 15:00-15:30 Lecture (11) (English) Prof. Tina Lin
15:40-16:10 Lecture (12) (English) Prof. Wei-Jen Chen
16:30-17:30 High tea(room 215)
8/19 (Fri) Student 10-min oral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Rehearsal
8/26 (Fri) 13:20-15:40 Oral/poster presentation
16:00 -16:30 Completion ceremony (All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e invited to attend)
Program Manager Prof. Su-Cheng Pai Room 308, Tel. 23627358
Program Assistant Ms. Sue-Huey Chang Room 326, Tel. 33661377
2016 summer program 照片精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照片 |
2015暑期大專生計畫
台大海研所2015大專生暑期研究計畫榜單
正取同學就讀校系及指導教授名單
指導老師 |
專題題目 |
正取同學 |
詹森 |
數值模擬、衛星遙測與實際觀測之黑潮差多少? |
張楨晏 |
魏志潾 |
台灣西南海底峽谷地形對深海底棲動物體型多樣性及分布頻譜之影響 |
城豪澤 |
張明輝 |
台灣東南海域黑潮西緣鋒面之結構及其時空變動 |
李偉泰 |
王慧瑜 |
帶魚漁獲種類組成之時空變動帶魚成長率及成熟之可塑性 |
梁馨喻, 許哲瑋 |
陳韋仁 |
西太平洋深海底棲魚類多樣性及演化生物學研究 |
許凌藍 |
謝志豪 |
台灣東部黑潮之海洋細菌及鞭毛蟲群聚結構及多樣性 浮游動物元素比(stoichiometry)在成長過程之變化及其對成長率之影響 |
郭芛宏, 李俊德 |
楊穎堅 |
利用衛星遙測影像研究南海非線性內波 |
柳鈞元 |
2015 summer program 照片精選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