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昕博士及張明輝老師發展新警報準則系統建立海洋異常低溫預警機制

澎湖附近海域曾於2008及2011年冬季皆發生因異常低溫海水入侵造成海洋生態浩劫及野生及箱網養殖魚類異常死亡事件(即”寒害”),另外2000年亦有類似事件發生,惟災損較少。為了降低異常冷水事件造成的災損,本所博士後研究員鄭宇昕博士及張明輝老師與氣象局合作,總和過去相關研究及彙整相關衛星/氣象局浮標資料分析,發現過去較為人所知的三個事件共通點為皆發生於強反聖嬰年的冬天,且事件發生前臺灣海峽皆受強烈東北季風吹拂一段時間。由於反聖嬰年的冬天,東北季風特別強勁且可持續超過20天,使得北方低溫的中國沿岸流長驅直入,並抑制海峽南邊順著澎湖水道北上的溫暖黑潮支流,強烈的東北風也促進了海氣通量將大氣的低溫帶入海洋(見附圖1)。綜合上述原因,預警的指標參數包括ONI (Oceanic Niño Index)指標及累積風速,本研究進一步使用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的方法,找出上述兩指標的預報門檻值,據而發展出警報準則系統(附圖2)。此系統已於氣象局上線使用,對氣象局發布海域低溫預警有莫大的助益,幫助漁民及海域養殖業降低寒害帶來之災損。相關研究已彙整成論文並發表於歐洲地球科學學會(European Geoscience Union)的災防期刊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NHESS),詳見:https://www.nat-hazards-earth-syst-sci.net/18/1999/2018/

(張明輝、鄭宇昕,2018/8/7)

附圖1 澎湖海域異常冷水事件成因示意圖

附圖2 預警系統燈號成功預警自1995年以來的寒害事件

On Ke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