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Arsenic,As)在近二十年來不斷受到國際矚目,是因為砷經由食物鏈等途徑進入生物體內,將會造成健康危害。然而在環境中常見的砷具有不同化學物種,包含五價砷(arsenate)、三價砷(arsenite)、甲基砷(methylated As)等,其毒性不一,對生物體造成之危害也不同。在海水中,砷的濃度僅為20 nM(即1.5 ppb,單位ppb為十億分之一),濃度極低,屬於微量元素。由於砷與磷都位在元素週期表上同一族,化學行為類似,而磷又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元素。儘管砷在海水中的濃度相當低,其在海洋中的循環,是與磷緊密地聯結著。因此研究海洋中砷的物種分布,除了能洞悉砷在海水中的循環外,也能對海洋中磷物種的循環一探究竟。
過往針對砷的分析,多是採用化學方法分析不同種類的砷物種,即前述之五價砷、三價砷、甲基砷等。近二十年來,由於分離方法不斷精進,目前已能使用交流過濾(cross-flow ultrafiltration)技術,將海水內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質分成小分子態或真溶解態(分子大小< 1 kDa)及大分子態或膠體態(分子大小介於1 kDa及0.4 μm),也同時瞭解到不同大小的分子,在海水中的生物及化學活性差異極大。因此,元素的分子大小區別,能幫助我們認知該元素在海水中的活性為何。為了得知海洋中是否具有不同分子大小的砷,也想瞭解砷在海水中是否因分子大小不同而在活性上有差別,本所温良碩老師,帶領學生李治平及鄭佳瑜,於西菲律賓海採集海水並進行時序觀測,以交流過濾法分離海水組成,並量測大分子及小分子的砷濃度,成果已發表於重要海洋學期刊〈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研究結果發現,溶解態砷在海水的濃度隨著深度增加而上升,呈現近似營養鹽類型之垂直分布。溶解態砷在表水的濃度為17 nM,深水的濃度則為22 nM;小分子砷在表水的濃度為13 nM,深水的濃度是18 nM。在海水有光層中,大分子砷的濃度在日夜間有明顯之變化,小分子砷則否。這些大分子砷濃度的日夜變化,更與大分子有機磷濃度有同步變化趨勢;這些實驗結果,直接反映了分子大小的不同,會與分子在海水中的活性差異有關。透過分子大小的研究,更能幫助我們更仔細地砷的循環途徑,以及砷與磷在海洋中的密切關聯。
論文資訊:
Lee, C.-P., Cheng, C.-Y., and Wen, L.-S. (2017) Vertical distributions and diurnal variations of high-molecular-weight dissolved arsenic in the oligotrophic ocean. Limnol. Oceanogr., 62(5):2200-2212, doi: 10.1002/lno.1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