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慶琳教授榮獲本校107年教師社會服務優良獎!

魏慶琳教授於擔任本所所長三年期間指揮發展海氣觀測浮標系統,在非常有限的邁頂經費支助下,統合協調教授、技術師、技術員、助理、及「海研一號」研究船人員,發揮各自專長,完成此高困難度的任務。海氣觀測浮標系統除了學術研究和技術發展外,觀測資料提供氣象局即時的氣象和海象資訊,有助於提高颱風預報的準確度,對臺灣颱風的災防工作做出貢獻;此項成果過去三年期間獲得各媒體廣泛的報導,對臺灣社會大眾傳達颱風減災的科普知識,響應了楊前校長提倡利他服務的呼籲,為大學造福社會大眾的具體實踐。為了表彰魏教授的卓著貢獻,本院推蔫魏教授爭取107年度校教師社會服務獎,經過嚴格的評選後,終獲此項殊榮,實至名歸。

臺灣位於西北太平洋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平均要歷經3.5個以上颱風的侵襲。颱風的監測和預報為氣象局任務的重中之重,颱風路徑和強度數值預報準確度,除了仰賴準確的大氣觀測數據,也亟需海洋上層100、200公尺厚的溫度垂直分布和相應的熱含量資料輸入颱風數值預報模式做為初始條件。而模式所需的觀測數據中,海洋上層溫度剖面最難取得,使用研究船在颱風經過的海域進行觀測是不可能的任務,唯有在颱風行進路線熱區布放海洋與大氣觀測浮標,隨時將觀測資料經由通訊衛星傳回研究及預報單位使用,但在大洋中布放能耐得住颱風的浮標系統為高難度的挑戰。魏教授於2014年2月開始,整合海洋所內相關研究與技術人員,著手開發海象/氣象浮標即時觀測系統,訂出颱風季節施放錨碇浮標的目標,以短短數月時間,從電子模組設計組裝、岸上及甲板測試、浮標與錨碇串整理裝設、海上錨碇作業施放到現在的資料傳輸處理展示,完成此艱難任務,連續三年的颱風季,成功地在臺灣東南東方的深海布放浮標系統,蒐集到十個颱風經過前後海洋和大氣的寶貴數據,無償提供中央氣象局進行颱風數值模式運算,期能提高颱風監測和預報效率。

2016年7月初超級強颱尼伯特(Nepartak)奇蹟式地直接穿過兩組浮標,但兩串浮標仍穩定量得所有海象和氣象資料,即時傳回陸上實驗室,得到國內外的重視和報導,科技部和臺灣大學於2016年8月3日舉行聯合記者會發表此卓越成果,獲得國內電子、平面和網路媒體廣泛報導。海洋所浮標研究人員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 (American Geohphysical Union, AGU) 發行的EOS月刊,共同發表報導論文獲國際肯定(https://eos.org/project-updates/new-data-buoys-watch-typhoons-from-within-the-storm ),放眼臺灣大氣、地科、海洋學術界尚屬首例,整串浮標系統的組裝、布放、維護、回收完全不需外援,展現臺灣科技生根自主,有能力在大洋中觀測極端氣象。由於EOS的報導,2016年4月3日比利時標準報 (de Standaard) 亦報導此項成果 (http://www.standaard.be/cnt/dmf20170402_02813878),引起外交部注意而於網頁以Taiwan Today頁面Snapshot,展示此難得的榮譽,向國際推銷臺灣軟實力。三年來的努力使得海洋研究所得到研發處的肯定,而於臺灣大學的英文刊物Landscape第二期封面和封裡報導浮標成果(http://ord.ntu.edu.tw/upload/264/2017042716063966181.pdf)。海洋與大氣觀測浮標相關資訊已詳細公布於海洋研究所網頁的浮標專區 (https://po.oc.ntu.edu.tw/buoy/buoy2017/index.php)

On Ke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