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的研究領域為地球物理流體力學在近岸問題上的應用。近期的工作主要關注:一、由密度差驅動的沿岸流的動力及穩定性。二、河口系統鹽水入侵對外力的響應。其研究方法與目標是以簡化的動力模型來理解不同海洋環境中的流體運動和傳輸。 以沿岸流為例,前人的研究發現,沿岸流的傳輸具高度變異性:Columbia River 所輸出的淡水只有約30%進入沿岸流,而長江卻有80%以上。Chen (2014) 提出, 沿岸流的產生過程,在動力上可類比於 baroclinic jet 在邊界上的分流,jet 與邊界的接觸角度(impinging angle)決定了淡水進入沿岸流的比例。接觸角度則由三個受環境因子所控制的速度尺度來決定。Columbia River 的 outflow velocity 接近於 internal wave speed,且大陸棚上的潮汐速度較小,因此 jet 的接觸角度幾乎與邊界垂直,因此只需較弱的沿岸流來滿足分流的動量平衡。我們也發現,前人對沿岸流傳輸比例的觀測符合分流理論的估計,此工作對沿岸流傳輸的變異性提供了解釋的模型。
Reference
- Chen, S.N., 2014. Enhancement of along-shore freshwater transport in surface-advected river plumes by tides,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44, 2951-2971.
有關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請參考:
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list?menu_id=c15564ff-ce73-43b9-8b5c-c5f9ec812e9e&l=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