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NTU speech announcement  3/30 (Fri)  15:30  從沈積物散布到季風、從地層特徵到流體移棲-震測訊號的研究應用  許鶴瀚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

 
 

Posts Gallery

 

Speaker:許鶴瀚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

Title:從沈積物散布到季風、從地層特徵到流體移棲-震測訊號的研究應用

Time:3/30 (Fri) 15:30-16:30

Location:2nd floor large lecture hall of IONTU
 

Abstract:
水深探測、底質剖面及反射震測調查,是根據訊號在速度不連續面會發生折射、反射的物理現象所發展的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技術。聲波能量從人工聲源釋出後,經水層、沈積物以及岩層中傳遞,並在海床以及地層間反射,之後分析所收得的反射信號,可以瞭解地形及地層的幾何結構,這項技術已廣泛地應用在盆地分析、地質構造研究,以及能源探勘等領域中。本工作主要將不同反射訊號的分析結果,特別是震測資料的解釋工作,應用在沈積物散布特徵的研究當中,我們的目標為:(1)除了瞭解沈積物從源到匯的傳輸過程外,嘗試「從上」瞭解古氣候(東亞季風)因子對沈積特徵的影響;(2)探討深部地層中的流體移棲及泥貫入作用,「由下」探討此二項活動對海床特徵及淺部地層特性的改變。
臺灣是構造活躍、高降雨量、高侵蝕率並可輸出大量陸源沈積物的環境,同時也有天然氣水合物系統與泥貫入構造發育,進而影響了周遭的海洋地質特徵。透過震測與層序地層學研究,可以瞭解沈積物自河川輸出後,如何經過大陸棚、坡,傳遞至深海的過程,再搭配岩心資料,便得以知悉沈積物從「源到匯」的傳輸機制。透過海域震測結合陸域岩心資料,末次冰期來,臺灣東北海域的宜蘭陸棚每年約沈積160萬噸的沈積物,對比蘭陽溪的年輸出量與南沖繩海槽年沈積量,宜蘭陸棚大約承接10-20 %自臺灣東北部造山帶輸出的沈積物,其餘的沈積物則通過宜蘭陸棚進入南沖繩海槽,並貢獻至少45 %之南沖繩海槽年平均沈積量。其中塊體運動則是暫置於陸棚的沈積物再進一步傳輸至海槽的重要方式,而在14-8 ka間所發生的高沈積物輸出事件,推論是反應當時東亞季風增強的結果。

在臺灣西南海域,反射震測資料則提供了研究天然氣水合物與泥貫入體構造演化的第一手資料,震波訊號的速度及振幅異常等特徵顯示,洩漏型的天然氣水合物系統及伴隨泥貫入體發育的泥火山構造是地層中流體逸出海床的重要方式,逸散的流體不僅改變了海床特徵,也反應了其下的沈積特性、盆地發育與構造活動。透過不同尺度的反射訊號分析工作,發現海床上許多小尺度的地形特徵都是因逸散的流體所造成,其不僅可造成深海下獨特的生地化系統,也是海床不穩定的因子之一。從活動的泥火山及相關的逸氣構造分析成果則顯示,除了最主要的大地構造外,泥貫入體的構造演化也會是影響臺灣西南海域地質構造及地形變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