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通量變化探測整合計畫

 
 

Posts Gallery

 

 

本所物理組同仁主導執行的科技部「黑潮通量變化探測整合計畫」(Observations of the Kuroshio Transports and Variability, “OKTV”),與美國海軍研究處(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ONR”)支助的Origins of Kuroshio and Mindanao Current (OKMC)計畫國際合作,雙方合作探測成果由Prof. Dan Rudnick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SIO”)、本所物理組詹森老師及Dr. Craig Lee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PL-UW”)三位客座編輯,經歷大約一年時間的邀稿、送同儕審查、編修等過程,於2015年12月出版Oceanography雜誌專刊“A New Look at the Low-latitude Western Pacific”(鏈結1)。本專刊刊登了7篇OKTV和OKMC計畫之綜合成果論文,從雙方計畫最新之觀測資料,探討太平洋北赤道洋流(North Equatorial Curent)、民答那峨洋流(Mindanao Current)、菲律賓東方海洋葉綠素變異與北赤道洋流分歧點和黑潮變動之關係、黑潮在呂宋島東北方及臺灣東方的變動、臺灣東邊黑潮流域雙流速主軸的動力機制、黑潮從臺灣東北海域到日本南方海域的變動,期能由此帶進未來的研究方法與主題。本所物理組楊穎堅老師和物理組博士班研究生楊凱絜小姐分別主導臺灣東邊黑潮的時間平均與變動(鏈結2)與雙流速主軸的動力機制之探測(鏈結3)兩篇論文,採用了大量Seaglider、研究船探測、錨碇都普勒流剖儀(ADCP)、倒置測深儀(PIES)、漂流浮標及國研院海洋中心高頻雷達測流資料分析結果,此類多方合作同時多重平臺觀測黑潮之機會可稱難能可貴,協調各研究機構合作有相當程度的複雜度。本項國際合作參與研究機構包括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SIO、APL-UW,國內除了本所外還包括海洋大學、交通大學、臺師大、中央大學等相關系所。需相關本專刊論文之電子檔可洽詹森老師(senjan@ntu.edu.tw)或楊穎堅老師(yjyang67@ntu.edu.tw),紙本Oceanography雜誌將贈送政府相關機構和海洋學界同仁。